凜冬已至
2018年底,全社會提及最多的一個詞就是“寒冬”。2019年被許多人認為是“過去十年中最糟糕的一年,也是未來十年中最好的一年”。一個漫長的經濟下行周期,穩穩地在MICE業者的前路守候著。
不幸中的萬幸是,我們的行業并不會因寒冬而凋零消亡,因為MICE本身具有抗經濟周期的屬性。只要經濟不冷到讓多數企業”冬眠”的程度——只有戰爭和極端蕭條才會讓經濟冷到這個程度——企業在冬天里和大多數動物一樣,傾向于削減和關閉非核心功能,降低非必要熱量消耗,但是會保持進食,甚至會因為食物稀缺而增加進食的時間和精力投入。換到企業客戶身上,簡單地說:市場不好可以裁員、壓縮成本,但是賣貨不能停,甚至要更加努力地賣貨以爭奪市場。而會議、活動、展覽、一部分獎勵旅游,正是企業或直接或間接的賣貨(營銷)手段。所以,在寒冬里,MICE不會出現業務數量的極端下滑。
小強生存時代
但是對于MICE業者來說,卻并不能因為行業的抗周期能力就覺得自己“這次穩了”。寒冬中,人人皆要為生存付出代價。
在2018和2019年之交,筆者從酒店和MICE業者兩條線收集到的反饋信息,也許能透視出2019年市場真相的正反兩面:酒店場地預訂不降反升,同時甲方普遍對MICE供應商態度堅定地砍預算,部分砍幅高達30%。簡單地說,單量沒少,但是交易額和毛利嚴重下降了。
在寒冷貧瘠的環境中,蟑螂生存得最為適應,主要歸功于小強式生存策略:什么都吃。在毛利低下到發冷的市場中,什么都吃的公司活下去的機率更大,而高度適應性、專業特異性發展,或曰精英策略的公司,則將受到最嚴酷的考驗。這幾乎顛覆了大多數人的商業認知,那些在春天和夏天學到的經驗——但寒冬自有寒冬的生存法則。
小強生存策略,意味著MICE公司必須要思考從長度、寬度、深度三個維度拓展 生存空間。業務長度拓展,指的是探索新的客戶來源——像猶太人尋找以色列一樣尋找新的增量市場,耐心地了解新客源行業的特性,進而復制擴張;業務寬度拓展,指的是拓寬MICE相關的跨界業務,比如個人旅游、游學旅行、企業團建、企業福利、咨詢、公關、營銷策劃等等;業務深度拓展,指的是產業鏈閉環,向產業鏈上游和下游開拓利潤陣地。
行業格局趨于固化
2018年圣誕節前,兩家國字頭會展公司開始進行實質性合并重組,成立“新會展公司”的消息不脛而走,傳遍了MICE行業。新巨頭的誕生,伴隨著更為強力的品牌背書,資源的優勢互補,也許還有更強壯的資金鏈。對于行業來說,頭部企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了。
同時,這一事件也許還標志著MICE行業大格局的固化——2019年,行業頭部俱樂部的大門正在關閉。進入行業頭部俱樂部的入場券大約是五億營收,其中的企業一般以服務跨國藥企、金融、IT、汽車等頭部客戶為主,擁有成熟的全國服務網絡,具有全案策劃服務能力,具備操作幾千人大型活動和獎勵旅游的能力。對于供應商服務網絡、合規保障、服務經驗、資質背書、結算流程等,頭部客戶的要求已經調校到了一個特定的基準,而頭部供應商的集中度提高,將傾向于讓這個基準提高門檻。換句話說,如果2019年擠不進頭部俱樂部,那么以后進入的機會將愈發渺茫。
泡沫退潮 危中有機
市場寒冬中,一部分價值浮夸,戰略失焦,隨機盲動的玩家將逐漸離場。而那些價值堅挺,戰略務實的公司,會發現寒冬是構筑護城河,修煉內功,檢驗模式的絕佳時機。對于身處頭部俱樂部的企業來說,應該清醒地認識到,這一發展階段的戰略重點已不再是盲目爭奪業務,而是優化業務配比,提高平均毛利率,提高人均產出。頭部企業基本是靠會議服務起家,但低毛利、長期墊資的會議服務就像膳食營養結構里的碳水——米飯、饅頭,雖然能吃飽,但是營養實在不佳,光吃它只能長成大而弱的“大頭”,要成長為真正的“巨頭”,頭部企業需要找更多的肉吃來增強體質。頭部俱樂部之外的絕大多數企業生存狀態是怎樣的,如何過冬?花開兩朵,各表一枝——這些公司分為兩類:靠目的地資源吃飯的DMC經營相對穩定,受市場波動影響也比較小;而主要靠競標獲得業務的項目制公司,在偏冷的市場中則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風險。當然,現在很多DMC也早已直接面對中小甲方,混入了項目制公司的基因,兩者的邊界并不是那么涇渭分明了。除去甲方客戶方面的不確定性,這兩類MICE公司的根本風險在于人——人員流失,以及人員能力退化。人的問題解決好,固有板塊蒸蒸日上,猛將加盟攻城略地;反之,三軍倒戈,進退失據。關于如何培養合格的,高成長性的,穩定的MICE人,筆者有三點建議:第一,拓寬團隊的眼界和知識寬度,鼓勵團隊多學習,多社交,敢于”撒出去”;第二,有條件的公司可以嘗試打造內部創業平臺,讓有能力有理想的人才以公司為后盾開拓相關跨界業務,既實現人才價值,又拓展業務陣地,一舉兩得;第三,用兩個人的錢雇一個牛人,讓牛人干三個人的活兒,錘煉出一批大牛合伙人。
會獎消費降級
市場寒冬的影響,在企業的2018年會和2019年計劃上已有顯現:原定美國西海岸的團改到泰國,原定歐洲的改到港澳,原定香港的改到小湯山……近途代替遠途,國內代替出境,這至少對于近途出境目的地和國內目的地不是一件壞事。那些基礎設施過硬,旅游資源豐富,長期客源不夠飽和的國內目的地和旅游住宿綜合體,正應該趁此機會加大推廣力度,抓住會獎“消費降級”的機遇,補上中低檔預算目的地的空缺。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是,很多商業帝國級別的公司,都是在經濟危機的絕望中崛起的:寶潔、IBM、通用電氣、通用汽車、聯邦快遞、蘋果、微軟、亞馬遜、谷歌……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經說過:一家公司只有經歷三次以上的經濟危機,才能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。喧囂的泡沫過后,市場回歸理性,這也許正是市場自我療愈,積蓄能量的自然過程。嚴酷的寒冬會逼問企業家商業的本質,教會企業如何去創造最真實的價值,對于胸懷理想的企業來說,寒冬就是他們脫胎換骨抵達偉大所需的那一點磨難。最后,我想用狄更斯《雙城記》的開篇,獻給這個無畏者時代的開端:這是最美好的時代,這是最糟糕的時代;這是智慧的年頭,這是愚昧的年頭;這是信仰的時期,這是懷疑的時期;這是光明的季節,這是黑暗的季節;這是希望之春,這是絕望之冬;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,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;我們正走向天堂,我們也正直下地獄。